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 教育信息化:跨向2.0时代

教育信息化:跨向2.0时代
教育信息化跨向2.0时代

     美国人最希望奥巴马政府给教育改革带来什么?

    今年7月的一天,奥巴马在俄亥俄州一所高中演讲完毕后,抱起了身边的一个男孩。翌日下午,他宣布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邦教育改革投入计划——“力争上游计划”,总额高达43.5亿美元。

    按照美国教育部的公开说法,这笔教育经费将由各州申请,并根据四方面的标准发放,标准主要包括:采纳国际基准的教育标准;招募和维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立数据体系以评判学生表现;告知教师如何改善教学工作和改善表现不佳的学校等。

    21世纪技能。尽管这是美国IT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但在最近美国教育届的一项调查中,民众对“21世纪技能”的关注度毫无疑问的被排在了首位。此前,在美国教育,一种普遍的担心是,教育会落后于时代。一些教育专家认为,现在美国很多的孩子都缺乏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信息鉴别的能力、有效的数字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性的视野。进而这种担心被延伸为——未来美国可能落后于全球的经济。而“21世纪技能”恰恰可以缓解上述担心,它着重培养三方面的能力:全球化视野、信息素养、数字化的沟通和协作等。因此,这成为了奥巴马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国内教育界,一场旨在培养学生21世纪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活动也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把IT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事实上,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为现代教育带来了变革与冲击。尤其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更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新挑战

    “21世纪技能”在中国被解读为什么?

    儿童生存与发展的技能。近年来, IT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而是已经在读、写、算的基础上,扩展到深层次的技能学习上,比如说卫生、健康、环保、安全,包括职业能力。而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是生活技能。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蒋明和解释,生活技能包括三个方面:协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创新与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调节和管理能力。上述改变在学校的具体教学中则体现在,交互白板技术和设备逐渐被使用,学习社区层出不穷,在线练习方式受到普遍欢迎。

    这些现象的出现,使教育届越来越关注教学方式改革的问题。而如何使用IT技术、设备帮提升教学水平和改变教学模式,则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现状而言,大部分学校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还是在进行一种知识传递式的教学,即通过电脑模式一、模式二等等,给每个课室配上IT设备,但是教师依然用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柯清超认为,我们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希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学习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系统的IT技术和硬件设备必须改变现在的状态——不仅仅支持老师的教育工作,也要能够支持学生的学习生活。

    记者了解到,现在我国教育届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 “一对一”的教学。据悉,这个理念是2002年,由美国一批学者率先提出,初衷是,改变几十个孩子用一台电脑的状况,让每个孩子能够拥有一台。

    一对一模式

    长期以来,“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一直是教育界追求的梦想。

    “现在我们不管用哪种方式上课,讨论只是一个流程,有的很短,能持续一分钟的现象都很少出现”,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花洁认为,现在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往往很少获得独立思考的时间。她认为,“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改变了上述状况,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跨越很多的门槛。

    以上海市为例,按照上海市教委的规定,上海市各小学的班级容量不能超过40人,但是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在班级容量超员的情况下,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很难得到所有学生的有效反馈。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则成了实现“一对一”教学的必然选择。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曾经有人说教师是主体,也有人认为学生是主体,我认为是双主体,教师是指导性的主体,学生是发展性的主体。”花洁表示,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信息获取,而应该是信息的交流。

    “每个孩子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而且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花洁说。此外,网络化的应用也明显提高了学校的师资素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背景远远还不够支持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的是获得更多家长的支持。”据悉,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把家长以义工的形式召集起来,根据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习素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请他们在网上开设研究性的课程,帮学校来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更有效地在网络上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教育笔记本电脑的介入,使孩子的学习领域拓宽了许多。现在,我们班级有博客,有电子日记。”北京小学走读部负责人桑海燕表示,笔记本和现有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极大的丰富和扩展。

    实际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它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到最终作为交流工具和协作工具。在信息时代,电脑显然变成了孩子的认知工具,就像他的纸和笔一样,甚至是集教材、作业本、文具为一体的学习工具。但是,如果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台电脑的时候,“一对一”教学的质量显然将大打折扣。或许,葛洛庞帝的梦想就是做儿童电脑,一人一台,100美元一台。

    信息时代的原著民

    那么,经济水平不一样,各个学校使用信息技术现状不一样,会不会带来更大的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给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柯清超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5月,柯清超对重庆市武隆县五个镇里面的小学进行了调研。他发现,那里即使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也都会用电脑写作文,并且能在QQ上面有效地跟外界交流。“刚开始我不相信,我让孩子写QQ号给我。结果很快,电脑QQ上面就多了一群农村四年级的孩子”,他认为,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

    另一种担心是农村的孩子对新机器和技术的接受能力能到什么样的程度。

    对此,蒋明和援引了他自己做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那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笔记本,但是经过三分钟简单地培训后,就已经可以打字了,“我在讲了一个故事后,让孩子用三句话把故事大意用电脑写下来,结果他们很容易就实现了。”

    同时,教育的发展不仅仅要靠市场行为的推动,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指导和投入。目前,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村孩子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了解外界的信息,而这恰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教育的均衡首先是硬件的均衡”,蒋明和表示,最近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投入了700万元资金在农村教育上。但他强调,“我们暂时还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一对一’还只是个梦想。我们现在在农村采取的是12+1的模式,按照设计,一二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可以有一个学时的计算机课。”

    当然,磨平数字鸿沟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包括IT届的力量,比如戴尔正在中国推出一项名为“青少年互通互联计划”的慈善公益计划。据悉,这个计划的宗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并切,戴尔最近还推出了专门针对教育市场的笔记本,要为孩子构造数字时代新的学习方式。

    此外,交互式教学的方式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对此,蒋鸣和认为,随着IT技术的发展,硬件的成本会越来越低,这就为农村教育信息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就像现在电视机下乡一样,因为价估便宜就能够深入下去。

本文来源:中国软件网

中小企业管理软件:www.iwoak.com